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兔峨乡:背篓满筐采菌忙 群众增收展笑颜

 原深入了解:兔峨乡:背篓满筐采菌忙 群众增收展笑颜  兰坪县兔峨乡森林覆盖率64.48%,生态气候条件优越,…

 原深入了解:兔峨乡:背篓满筐采菌忙 群众增收展笑颜

 兰坪县兔峨乡森林覆盖率64.48%,生态气候条件优越,非常适宜野生菌生长。雨季一至,山林便成了“聚宝盆”——湿润的山土间,野生菌如繁星般破土而出,带着晨露与松针的清香,兔峨乡大麦地村的村民们也背起背篓开启每年一次的“寻金”之旅——找菌子。

 天还未亮,凌晨三四点的山路上已有零星手电光晃动。村民们脚踩雨靴、肩背竹篓,揣着雨具与干粮,沿着熟悉的“菌子窝”路线钻进密林。有人摸黑抵达采摘点,在腐叶下翻找、在树根旁探寻,将一朵朵饱满的菌子小心收入篓中。直到午后,满载而归的身影才陆续出现在村口,空气中满是泥土与菌菇交织的鲜灵气息。

 收购商的货车刚停稳,村民们便围拢过来,竹箩里的松茸、牛肝菌等按品相论价,从15元到120元不等。“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挣一两百,厉害的能有五六百!”村民李发中大哥笑着算起账,“年头好时,光靠采菌子就能攒下一两万,少的时候也有五六千。”普通竹背箩早已成了人人眼红的“金箩筐”,每年7至8月,全村123户村民靠这门“山林生意”,采收菌子产量达四至五吨,总收入超四十余万元。

 “在这儿收了三四年,最多一年收过四至五吨菌子。”收购商赵国荣一边过秤一边说,除了野生菌,他每年还会来收白芸豆、花椒、蕨菜,“既能帮村民把山货变现,自己也能赚钱。”这些带着山林灵气的鲜味,不仅端上了城市餐桌,更成了村民口袋里的“稳定收入”。

 和成光大哥笑着说:“你看我们每年采的菌子、蕨菜,还有种的白芸豆,从来不用愁卖不出去。年年都有老板主动来收,可把我们老百姓的担子减轻不少哟!”

 云雾缭绕间,菌子的生长离不开这片土地的生态馈赠,近年来,兔峨乡坚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狠抓森林管护、防火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职业,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富民成果。当地群众在采摘野生菌时自觉践行生态保护理念,主动避开幼菌生长区、不破坏植被根系,用“轻采轻收”守护山林生态。从山林到餐桌,这些野生菌不仅承载着天然的馈赠,更串联起“保护中进步、进步中保护”的乡村振兴生动图景——村民们深知,呵护好这片山林,就是守护好世代受益的“绿色银行”。(余建英 吴建婷 和新云)

来源:兰坪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