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耿洋洋 文/图
这个暑假,为切实缓解家长“看护难”难题,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,西峰区解放路街道积极探索暑期托管服务新路径,在各社区全面开展“花式带娃”暑期托管服务,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、引入志愿服务力量、组织德育操作活动等一系列暖心举措,真正实现了从“托得住”向“托得好”的升级转变。
东大街社区开设非遗剪纸特色课程。
在康寿路社区,孩子们沉浸在书法与绘画的艺术课堂中,挥毫泼墨、描绘童趣。“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,在这里不仅可以学画画,还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师一起,我觉得非常开心。”向阳小学二年级学生李亦萌说。
而在东大街社区,暑期托管服务则更具“花样”。除了常规的课业辅导、绘画、口才等基础课程,今年还特别增设了剪纸、泥塑、戏曲、乐高等特色兴趣课堂,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乐趣,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能力。
东大街社区开设乐高特色课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设置更加多样的课程,让孩子们在假期不仅有人看,更能有所学、有所得。”东大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静表示。
为了提升服务质量,解放路街道还积极引入高校志愿者力量,增强活动的陪伴性和专业性。来自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的大二学生刘一璇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。“在活动中我深入和孩子们交流、进修、探讨,既感受到孩子们的童真,也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。这是一段特别有意义的经历。”刘一璇说。
除了“课堂式”教学,北大街社区则将德育教育融入假期操作,组织孩子们走进家风家训馆,开展沉浸式参观进修,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传统美德,增强文化自信,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性与价格观。
带领孩子们参观家风家训馆。
据悉,今年暑期,解放路街道所有社区均开展了“花式带娃”托管服务,结合各自社区资源和居民需求,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内容,实现暑期托管全覆盖,通过构建“家门口”的托管阵地,不仅解放了家长的双手,更充实了孩子们的心灵,真正将一项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