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上班打卡的由来
你有没有想过,古代的上班打卡是什么样子的?与现代的考勤体系相比,古人上班并不是简单的自觉打卡。其实,古代上班打卡叫做“画卯”。在明朝,依据《官箴集要》,官员们每天在卯时(早上五点到七点)上班时必须“画卯”,就是记录出勤情况。如果迟到一次,轻则扣俸,重则挨打。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呢?
加班与休息的另类玩法
再来谈谈古人的职业时长。当今流行的996职业制并不是古代的极限。古代官员每日职业超过12小时,算下来比很多现代人还要辛苦。下班时刻是在酉时(晚上五点到七点),职业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。汉朝的官员好歹还有周末休息的权利,但届时到了明清,休假一天的情况可谓是奢侈。
那要是加班呢?古代的加班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,还有可能是为了获得赏识。像白居易小编认为‘早朝’里面提到,他凌晨三点就要赶往大明宫,直到散朝,计算下来单日职业超八小时。可是,加班没有加班费,全凭“领导赏识”这种不确定性回报,你敢相信吗?
考核机制的严格与残酷
古人的考核机制也不容小觑。《唐律疏议》对旷工的处罚非常细致。似乎每一个细节都显示着古代职场的残酷,如果旷工,处罚会趋于严重。基层小吏旷工十日杖一百,高官旷职三十五日才判徒刑,真是让人感到窒息。
即使像东汉的黄香这样夜以继日地值班,最终也只是换来“帝知其忠”的评语,根本没有从职业中获得更高的回报。说白了,想在古职场混得好,光靠努力是不够的,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无尽的压力和考核。
隐藏的“摸鱼”与“差役”现象
当然,古代职场也并非全是灰暗的,不乏一些“摸鱼”的故事。东晋诗人陶渊明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,也不愿意在官场上任劳任怨。而宋代的差役制度,常常让民户轮流承担押送官物的责任,如果运送期间遇到意外,他们甚至要为损失全额赔偿,这样的压力让人难以承受。
再加上明清时期的文官制度,也常常让人扼腕叹息。负担重、工时长、报酬低,古代“打工人”们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一群。在这些压力下,考核与责任并存,让许多人不得不拼命职业,才能维持生计。
划重点:古代职场的诚实面貌
通过分析古人上班打卡的情况和职场生活,我们难免会感慨,古代职场并没有比现代轻松几许。没有劳动合同,没有带薪休假,甚至没有任何的职业保护,几许人只能以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来形容自己的职业生活。
想一想,如果真穿越回去,你能否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古代职场中坚持下去呢?下次再幻想穿越时,不妨想想这些古代“打工人”的艰辛,或许会让你对生活多一分领会与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