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草原有毒蛇吗 草原有什么蛇_ 草原蛇类

草原蛇类分布与特点(2025年更新) 一、草原常见无毒蛇 白条锦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草原及荒漠地带,体长可达1…

草原蛇类分布与特点(2025年更新)

一、草原常见无毒蛇

  • 白条锦蛇
    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草原及荒漠地带,体长可达1.5米,以鼠类、蜥蜴和小型鸟类为食,性情温顺且行动较慢。

    • 内蒙古草原:常见于农田、草甸,耐寒耐旱能力突出。
  • 赤峰锦蛇与棕黑锦蛇

    • 赤峰锦蛇:内蒙古草原代表性蛇类,体长1米左右,以啮齿动物和蛙类为主食。
    • 棕黑锦蛇:栖息于草原与林地交界处,捕食鼠类,对控制草原鼠害有重要影响。
  • 滑鼠蛇(水律蛇)
    分布于南方草原及丘陵,北方草原偶见,体长可达2米,以鼠类、蛙类为食,行动迅速。


二、草原常见毒蛇

  • 中介蝮

    • 分布:新疆北疆草原、内蒙古西部,体长约0.5米,耐寒性强(3℃仍可活动),神经毒素可致命。
    • 习性:栖息于海拔620-2400米的丘陵与平原,攻击性强,食性广(鼠类、蜥蜴等)。
  • 草原蝰

    • 分布:新疆伊犁、塔城草原及内蒙古部分地区,体长0.6-1米,以蝗虫、蜥蜴和鼠类为食,夜间活动。
    • 毒性:血液毒素可致组织坏死,受惊时发出“呼呼”声警示。
  • 极北蝰

    • 分布:新疆阿勒泰草原、东北草原,体长0.5-0.6米,背有锯齿形黑色纵纹,以啮齿动物为主食。
    • 特点:适应高寒环境,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700米。
  • 虎斑颈槽蛇(野鸡脖子)

    • 分布:内蒙古草原,常出没于粪圈、草丛,具弱毒性,食性以蛙类为主。

三、生态影响与安全提示

  • 生态价格
    草原蛇类通过捕食鼠类、蝗虫等,有效控制有害生物数量,防止草原植被退化及土地荒漠化。例如,新疆草原蝰夏季大量捕食蝗虫,直接减少虫害对牧草的破坏。

  • 防蛇建议

    • 防护装备:穿高帮厚底鞋及长裤,避免裸露脚踝。
    • 驱避措施:在营地周围撒雄黄粉或硫磺,夜间照明避免靠近草丛。
    • 遇蛇应对:静止不动并用棍子引导蛇转移注意力,切勿主动攻击。

草原蛇类以无毒蛇(如白条锦蛇、滑鼠蛇)和毒蛇(中介蝮、草原蝰)为主,不同区域分布差异显著。在新疆草原需警惕中介蝮等剧毒蛇,而内蒙古草规则以虎斑颈槽蛇等弱毒性蛇类居多。更多信息可参考《中国绿色时报》及新疆吉百和虫控发布的实地调研报告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